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及党的实践

摘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满怀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将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来推进。注重立足我国国情,实事求是地对反腐倡廉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注重纲举目张,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腐败问题和“四风”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保障,极大坚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建“中国梦”的信心。

关键词:习近平 反腐倡廉思想 党的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以高度自觉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宗旨意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通过会议、讲话和文章等多种方式,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阐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期全党和全社会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工作拓宽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反腐倡廉思想,对于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进各级党组织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行,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一、实事求是——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同志的反腐倡廉思想从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最大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认识论为指导,以解决现存问题为导向,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依归,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和现实需要,是我党长期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结晶与集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具体体现和最新成果。

梳理习近平同志的工作历程,我们会发现,他对反腐倡廉的高度重视,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早年间,习近平坚持把廉政建设作为为官为政的重要工作内容,对反腐倡廉建设做了深入思考和具体实践。他的很多思想,往往用平和朴实的语言表达,入人心,接地气,合国情,道出了百姓心声。1990年,他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时曾表示,“廉政建设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如果我们不能承担起这种历史使命,我们就会失去民心,就会被敌人找到进攻的缺口。”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和对廉政建设的高度重视。他在浙江工作期间(2002年至2007年),曾在《浙江日报》头版“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署名“哲欣”的短评。其中,涉及廉洁从业和反腐倡廉的就有《用思想武器管好自己》、《激浊扬清正字当头》等多篇文章,弘扬正气、遏制歪风,对反腐败工作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从宏观战略高度,着眼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着眼于深化全面改革和发展,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了他反腐倡廉思想的重要内容。

一是增强忧患意识认清形势。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时刻保持着清醒头脑和深厚的忧患意识,多次科学分析全党全社会面临的反腐新情况新问题,激发全体党员夙夜为公、为党分忧、为民尽责。党的十八大刚刚召开不久,习近平就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再次强调,“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影响恶劣、亟待解决”。正因为有着深切的忧患意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当前的腐败问题不回避、不遮掩,开诚布公,坦然应对。

二是注重领导示范勇于担当。腐败对党的事业的危害巨大,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重对立。作为一个执政党,要完成人民赋予的政治使命,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带头同一切贪腐现象做斗争。习近平指出,“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任何情况下都要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清廉形象。”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敢于担当,勇于带头。习近平强调,“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民谚,习近平同志用它来提醒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素质,抵制歪风邪气,带头反腐倡廉。

三是注重规划长远健全体制。习近平同志坚持用辩证的、历史的思维看待腐败现象,告诫全党要充分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其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来抓。2007年3月,习近平在上海履新大会上发表就职感言时曾强调,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坚持不懈抓下去。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又用“常”、“长”二字对反腐败工作进行了高度概括。他说:“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他又强调,“解决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常抓不懈。我们开了个好头,要一步一步深化下去”,再次强调了“常抓不懈”的重要性。“常”、“长”二字言简意深,“经常抓”就是保持惩治腐败的连续性和高压态势,做到久久为功,不可半途而废;“长期抓”就是要有长期作战的恒心、耐心,在决不放松惩治的同时,拿出更多精力用在预防上,立足长远,搞好规划,从源头上根治腐败。

四是注重依靠群众凝聚共识。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败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党的宗旨的本质体现。党中央深刻认识到,要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更大胜利,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构建一道坚不可摧的反腐败群众防线。习近平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强调,“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根本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中央牢牢把握住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出发点与迫切期望,坚持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是注重标本兼治构筑长效。党中央坚持标本兼治,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治标与治本是辩证统一、发展变化的,治标是治本的前提与基础,治本是治标的归属与目的。“标”是什么?在于惩处,在于打击。习近平同志指出,“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老虎”、“苍蝇”一起打,既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惩治腐败的重点目标,又是“治标”的有力抓手。“本”在何处?在于制度,在于法则。2013年1月,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表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并且强调,要从体系建设、文化建设、加强立法、深化改革等多重维度,加大反腐倡廉力度,“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对强化制度建设以惩治腐败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提出,“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党中央坚持唯物辩证法,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在不同的时期、不同阶段有侧重地治标、治本,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

二、多措并举——新时期反腐败斗争不断向纵深拓展

习近平同志关于反腐败的论述既具有高度的政治性、理论性、系统性,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在具体的实践中,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坚决执行,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带头改进作风,树立反腐倡廉新风尚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重视作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党中央把作风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紧密结合,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带头落实八项规定。出台八项规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以上率下从严治党、改进作风、树立形象的坚定决心。“知莫大于行”。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带头执行八项规定。考察调研中,不封路、不封园,不清场闭馆、不过度警卫,减少陪同人员,考察点不作布置,吃家常菜,住普通房,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提倡说真话、道实情、讲大白话,倡导短、实、新文风,讲话直面问题、语言质朴、贴近群众,强调树立过紧日子观念,工作生活中厉行勤俭节约,保持艰苦朴素优良传统。广大干部群众反映,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凝党心、得民心之举,抓到了点子上,落到了关键处。与此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执纪监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地抓,狠刹公款送月饼贺卡、烟花爆竹等节礼年货,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好转,“高高在上、挥霍浪费、脱离群众现象明显扭转,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二)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反腐败科学化制度化

习近平同志注重以科学的方法开展反腐败斗争,在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判断形势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战略思维方式,制定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对反腐倡廉任务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布局和统筹安排。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既立足解决眼前反腐败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又着眼于惩防体系的长远建设和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提高反腐败斗争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2013年11月9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的第36条,为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12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围绕坚持不懈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坚决有力惩治腐败、科学有效预防腐败、加强党的统一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今后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重要依据。

十八大以来,中央注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让规章制度刚性运行。在反腐败国家立法方面,修改了行政监察法,出台刑法修正案(七)和修正案(八),制定或修订审计法实施条例、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涉及防治腐败内容的法律法规。在完善监督制度方面,制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等。在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改革纪律检查体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

(三)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推进反腐败工作

习近平曾经指出,“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党中央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强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信心,激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热情,其中最为鲜明的做法就是将群众举报作为获得腐败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将群众的支持作为查办腐败案件的强大动力。2013年9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反腐进入互联网时代,体现了党中央“开门反腐”的新思路。王岐山在调研网站时指出,“建设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要重点办好反对‘四风’、惩治和预防腐败等栏目,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要加强与群众交流互动,了解、收集社情民意,发挥好社会监督作用。”网站开通一个月累计点击量达到近3000万次,网络举报数量达2.48万多件,平均每天超过800件。网站设立的网民互动专栏也受到欢迎,一个月内互动板块已有注册用户4217个,发布留言3500多条。

三、务求实效——反腐败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实保障

抓落实、见成效是习近平同志对反腐败工作的一贯要求。在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期间,他就强调,“各项制度制定了,就要立说立行、严格执行,不能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而应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推进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以实实在在的反腐成绩,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一)严查严打,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

对于惩治反腐败,习近平要求,“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1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95.0万件(次),总量比上年增长49.2%;初步核实处置反映问题线索19.7万件,立案17.2万件,结案17.3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8.2万人。

坚决打“老虎”,高官频繁“落马”。截至2014年9月,十八大以来落马的49名省部级及以上高官中,已有26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有专家认为,近三十年来,从省部级高官被查处的密度和速度来看,新一届中央领导层的反腐败力度可以说是最大的。这些高级领导干部的“落马”,再次印证了习近平曾经指出的,“我们党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

坚持打“苍蝇”,严肃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201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发生在农村的案件8.3万件,处分8.7万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人民群众关注点作为办案工作的着力点,严查发生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教育等部门的案件,查处1.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7.0%。同时,还查处了一批职级不高、涉案金额巨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官巨贪”案件。

值得关注的是,为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取得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巡视反腐“利剑”和震慑作用。以2013年为例,巡视工作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这一中心任务,强化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提高了针对性和实效性。“截至2013年11月底,各省(区、市)党委巡视组共完成对69个市(地、州、盟)、480个县(市、区、旗)及77个省直部门和98家省属国有企业、高校的巡视,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879件,其中厅局级和县处级干部线索562件;向组织(人事)部门移交选人用人方面的问题136件,有力地发挥了震慑作用。”

(二)坚持不懈,八项规定激发社会正能量

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级纪检检察机关把监督执行八项规定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以严明的纪律督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改进作风。截至2013年12月31日,各省(区、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4521起,处理30420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692人。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纠正“四风”以来,群众普遍反映,从中央到地方、从文风到会风、从餐桌到会场,处处都能感受到作风的转变,时时传递着正能量,社会风气和政治生态也进一步得到了净化。老百姓在很多细节上看到了作风的转变。比如,电视上反映老百姓的事情多了,报道领导活动的少了;规范执法执纪多了,特权现象少了;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多了,铺张浪费的少了。这些转变让老百姓感到政府真正在为人民办事,并从党风政风的转变中真正受益了,从而对党员干部更加信任和支持了。据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公款大吃大喝”、“超标准接待”等现象明显改善或有所改善。国家统计局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长期执行有信心。

(三)反响热烈,海外客观评价认同度高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决惩治腐败,不仅得到了国内民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也在海外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反腐的巨大成果背后,一些海外媒体也逐渐摘下有色眼镜,对我国当前改革发展实际有了客观认识。有日本媒体这样评价:“习近平是一个认真的改革者,决意为中国的将来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新加坡《联合早报》则称,中国的改革幅度和力度“超预期”,“让国内外大吃一惊”。

201312月2日,美国微软网络英文网(MSN)登载一篇路透社记者本布·兰查德一篇题目为《中国惩处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慵懒官员》的报道。文章发表后,立即引发美国网友发帖热议,普遍对中国反腐败的做法表示赞赏,并对美国的现状进行反思。香港《大公报》刊文指出:“2013年是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全面履新的第一年,中央重拳反腐,扫落大批‘老虎’,反腐败工作呈现近些年来最见成效的势头,深获民众支持。”台湾《旺报》援引分析指出,习近平以强势形象整治贪腐。来自大陆内部调查,习在人民心中的强势形象,尤其针对官场的各种反腐和整治举措,振奋民心。印度中国研究所副主任郑某表示,“坚持从严治党,可以为中国共产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获得更加广泛的人民支持。空前规模的反腐行动,不仅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决心,也让世界对中国共产党产生新的期待。”

20149月7日,因《邓小平时代》一书而被我国熟知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在北京参加会议时表示,邓小平如果还活着,会肯定习近平主席对反腐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和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深得人心,开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局面。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诱发腐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反腐败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反腐败思想,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源头治理,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推进廉洁政治建设,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时间:2014年11月19日来源: 求是网

作者: 赵波